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工程院院士 - 劉旭
劉旭博士,中共黨員,1953年12月10日生 ,河北定州市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研究員,兼任中國農學會遺傳資源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理事長、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F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個人經歷
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品資所所長兼黨委書記。1979年畢業于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1983年在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在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博士學位,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擅長植物細胞學、作物遺傳學、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多年從事農作物種質資源研究,特別是對普通小麥起源演化、遺傳多樣化分析以及特異DNA序列克隆等研究有效高水平,并對生物多樣性、農業科技革命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較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貢獻:利用RAPD、克隆、Southern雜交等技術,對小麥族23個品種進行研究,得到60個特異標記 ,49個克隆,22個序列,其中15個為首次獲得;研究認為S基因屬于兩個類型,小麥B基因組來源于S基因組,其中擬斯卑爾脫為主要供體。從小麥與賴草后代中鑒定出一個抗鹽基因,并獲得2個分子標記;完成了山羊草屬S基因組基因圖譜。主編專著2部,參編著作3部,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和宏觀管理文章30余篇。己培養研究生3名,培養博士生3名。201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主要學術論文
1、生物多樣性與21世紀農業(1997年 《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遺傳標記與遺傳圖譜構建(1997年 "作物品種資源")
3、種質資源鑒定的一種分子遺傳技術標準-隨機擴增多樣性DNA(RAPD)(譯文)(1997年 "生物技術通報")
4、山羊草屬S基因遺傳多樣性分析和特異DNA序列克隆及研究(1997年"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
5、中國作物野生近緣植物保護(1998年 《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未來》中國林業出版社)
6、Genome relationships among Sitopsis species of Aegilops and the B/G genome of Triticum assessed by RAPD markers (1998年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Wheat Genetics Symposium》)
7、種質創新的由來與發展(1999年 "作物品種資源")
8、作物種質資源與農業科技革命(1999年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9、小麥耐鹽種質的篩選鑒定和耐鹽基因的標記研究(2001年 "植物學報")
10、 Comparative genetic analysis of Ae. longissima and Ae. Sharonensis genomes with common wheat (2002 年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市縣招商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18-2020 by www.iminesweep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1036716號 京公網安備11010902000202號
技術支持:重慶中招慧聯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